设为首页
联系本站
    自我介绍 医学频道 东瀛之窗 电脑时空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 s本站最后一次更新:2004年6月4日
您的位置:首页———医学频道———学科探索————文章内容
针灸,正面临困境


刘燕玲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12日 第十五版) 

治疗环境缺乏人文关怀;人才大量外流,导致高水平针灸师匮乏;医生操作水准不同造成疗效差异,这些都让患者已经开始淡忘了针灸。传统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如今却遭遇着尴尬与无奈

  编者按:正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时下,针灸在世界范围内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发展势头很好。而作为针灸的发源国,我国的针灸事业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前不久,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份由学生完成的针灸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对北京地区200余所医院的调查显示,针灸专业毕业生目前从事针灸的不到30%。上世纪80年代初,曾红遍全国的针灸为何很久以来无声无息,甚至于走起了下坡路?
对此,本版组织稿件予以关注,希望能给出一个解答。祝愿针灸业能早日摆脱困境。

综合医院针灸科基本撤光了

在全国著名的北京同仁医院,记者看到了尴尬的一幕:中医科的针灸治疗室里,不分男女6张病床一张挨着一张,治疗时半裸的病人之间连个帘子都没有。“科里效益不好,有时还要赔钱,再加上地方小,帘子也没法挂。”医生无奈地说。
说起针灸目前的困难,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王雪苔心痛不已:“现在早已是市场经济了,可针灸的收费还20年不变,扎一个人不管多少针都只有4块钱!赔钱的针灸科成了医院的包袱,弄得综合医院针灸科基本撤光了,中医院对针灸科也是撤的撤、并的并,有病房的已寥寥无几。”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经营处处长任亚平说,针灸的技术与价格已多年严重背离,病人挂所有科的号都是看一次挂一次,惟有针灸是挂一次号管一个疗程。针灸因疗法不同而收费不同,最常用的普通针灸是每人次4元,耳针3元,芒针9元,火针5元,但都低于成本。最近他们曾作过一次性核算,主治医生一年的人力成本约4万元,那么,针灸医生一小时必须治疗5个病人才能收回成本,可光为一个病人针灸就需要20分钟;还有房屋、水电、设施、消毒辅料等消耗,每位病人的直接成本至少是10元。所以,针灸治病只能是越看越赔,根本谈不上体现技术的价值。
患面神经麻痹的老李到北京协和医院扎针灸,挂了号后希望能用一次性针灸针,但医生说“必须自己带”,可谁会随身带这种东西?那么,你就得为这几角钱的针具跑一次医疗器械商店,因为物价部门规定普通门诊不准用一次性针。纯自费的“特需门诊”有一次性针灸针,那里的针灸收费是一次40元。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针灸收费政策上的“不合情理”。

“10个研究生5个在国外”

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李维衡说,业内人士对国内针灸界的现状有16个字的总结:“机构萎缩,人才外流,病种缩小,效益滑坡。”
针灸科由于不挣反赔,成了各个医院精简紧缩的对象,针灸人员的收入也是倒数的一、二位。前途的渺茫,使我国多年培养出的大批针灸人才流失国外或改行。
著名针灸老专家杨甲三教授培养的10个研究生有5个在国外;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调进的3个针灸博士生全部出国不归;某三甲医院中医科33人的编制,先后出国了19个针灸医生。王雪苔教授感叹,他的学生在国内时连奖金都拿不上,却在外面找到了针灸技术的价值。
据介绍,国外针灸收费是浮动的,你的技术好,病人认可,你就可以收高价。以美国来说,每人次针灸收费40—80美元不等。山东中医药大学某研究生去美国后开针灸诊所起家,现有了自己的公司、杂志社,买了两座楼,又从国内吸引去了20多位博士,在那里共谋针灸的发展。

“‘简’‘廉’二字害了针灸”

“简便验廉”长久以来被人们称为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的优势,但今天,一些从事针灸的人士对其中的“简”与“廉”二字有不同看法,认为这样的提法“害了针灸”。
“针灸貌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医术。现代研究证实,有300多种疾病可以用针灸治疗,100多种疾病针灸的疗效突出。针灸如何选穴、配穴,用怎样的针法、手法,其中奥妙无穷,在疗效上,一般医生与老专家的区别大了。以为学几个月就能当针灸医生的想法以及随之而来的针灸不值钱等连锁反应,不仅是对针灸的误解,也严重制约了针灸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的刘清国教授说。
另一位老专家说,一些西医学3个月针灸,花钱拿个证书就出国去“蒙老外”,结果在国外造成中医声誉的损失和患者信任度的下降,让人以为针灸没什么学问。
“简”与“廉”带来的另一个负效应是技术的倒退,前些年针灸在临床常用的病种达到100多种,而现在也就10多种,尤以治疗中风后偏瘫多见,其他病很少。有人戏称:“你们干脆改康复科得了!”《中国针灸杂志》副主编刘炜宏说:“现在重视针灸研究的少了,多年来已没有什么重大的成果。以针法来说,每次针灸应先号脉再辨证取穴,采用手法捻针,但因为没有时间又不能多收费,还不如加上电针再多收几块钱。而实际上辨证和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仪器是代替不了的。针灸人员生存都成问题,谁又顾得上科研,又拿什么钱来研究?”
在采访中,专家们都说,在针灸发展中,如何利用好经济杠杆的作用已是非研究不可的问题。因为只有真正体现医学的价值,才能符合广大患者的最终利益。一个令他们振奋的消息是,北京市目前已将包括针灸在内的技术与价格严重背离的医疗收费调整列入议事日程。




首页 |自我介绍| 医学频道 | 电脑时空 | 东瀛之窗 | 下载中心 | 访客留言 | 关于本站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联系

Copyright 2002-2004 一江春水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E-mail:drwzy@sohu.com

 

 

SEO [PR] 敋懍!柍椏僽儘僌 柍椏儂乕儉儁乕僕奐愝 柍椏儔僀僽曻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