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本站
    自我介绍 医学频道 东瀛之窗 电脑时空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
- s本站最后一次更新:2004年6月4日
您的位置:首页———医学频道———经验总结————文章内容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考察报告

一. 简介"天一"基本情况: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1954年,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中医技术门类齐全,中医与西医优势学科诊疗水平突出的现代化综合医院,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且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和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设固定病位1300张,全院职工1500余人,其中医、护、技、药人员1200余人,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300余人,设临床技术部科26个,专病门诊69个,年门诊量连续13年超过100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连续9年保持在100%以上,是中国当今规模最大中医技术门类齐全,诊疗特色水平突出的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之一。 通过这次考察,概括其兴院特色有三:

1. 以特色医疗树立品牌形象

天津中医一附院在学科建设中,以鲜明的中医诊疗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临床疗效,提出了“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的五专特色以及“发展在门诊,成功在病房”的学科建设思路,努力挖掘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形成针灸、内科、儿科急症为重点学科,外科、妇产科、推拿、骨伤、等各个临床科室各具特色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

1)石氏针法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一附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以临床疗效卓著,名扬海内外,1995年荣获国家级科技三等奖,为中国中医临床研究最高奖项,已成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中医药科技项目之一。同时,针灸部开展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灸部设住院病床600张,汇针灸、中药治疗特色与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手段之精华,将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和康复医学巧妙结合,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患者由衷地欢迎。

2)院内制剂

天津中医一附院走“科技兴院;院兴科技”之路,已取得100多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瘀通脉注射液”、“丹芪偏瘫胶囊”、“中风丸”、“651丸”和“降脂软脉灵”等300余种中药制剂临床疗效独特,不仅已经创造了巨大社会效益,而且为医院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 以多种学术交流促进医院发展

天津中医一附院在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中,坚持面向未来,洞察医学科学发展的脉络与趋势;扬中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大胆引进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广泛吸纳其它专科高级人才,积极开发引进新技术项目,大力发展新兴学科。

坚持面向世界,与世界各国医学发展同步,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多层次涉外医疗与合作,现已同美国、日本等医疗机构结成友好医院,促进了医疗的海外交流。近年来派出医、护、技人员400余人次赴美、日、德等近20多个国家讲学或开展医疗工作。天津中医一附院连续主办了六届中国.天津国际针灸临床学术大会,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学者8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扩展中医药学在海外的影响。

3. 以产业化为医院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天津中医一附院坚持面向现代化,努力挖掘中医药传统优势,不断开拓中医药应用新领域。采用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按照GMP国际标准兴建现代化医疗产业集团,开发出中成药、针灸器械、保健服装等系列产品,以副养主,为医院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天津中医一附院多年来以针灸、海外医疗、产业大三足鼎立为 构架战略,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以“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 ”的治院特色,开拓了“科技兴院;院兴科技”的发展道路,贯彻了发展事业,服务社会,富裕职工 的兴院方针。

二.进修心得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是突出了中医特色,突出了本院特色,提高了疗效,创造了品牌效应。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针灸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针灸的疗效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次进修更是让我深刻地体验到这一点。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原来针灸还可以这么扎!”从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的多种变化,到各种针灸器械的灵活运用,都令人耳目一新。对于针灸的疗效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该重新评价。

1. 传统理论的继承

1)定位准确

都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师针扎的多,的确如此。如周围性面瘫患者脸上有时竟达八十余针。但是这决不是漫无目的随手之作,每个患者的每一针下都是一个传统穴位,而且定位十分精准。从我们常用的四肢、头面穴位到不常用的背腧穴、胸腹穴,以及一些难度极大的“危险穴”,临床应用都很广泛。扎实的基本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必要保证。 2)配穴合理

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针灸配穴只有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传统针灸配穴法,才能发挥出一组穴位的协同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原络配穴、腧募配穴、五腧配穴等各种针灸配穴法,其针灸疗效是可想而知的。

3)手法得当

手法对针灸疗效的影响很大。传统手法种类很多,如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赤凤迎源等,归纳起来不外乎补泻二字。“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手法不到位或者不做手法,都会影响针灸疗效的。

传统理论中针灸手法繁琐,临床可操作性不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大量成果,规范了各种补泻手法。 以“醒脑开窍法 ”为例,这是石学敏教授经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根据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创立的一组针灸处方。它由主穴、副穴、配穴组成,经过几十万病人的验证,可谓之“配穴合理”。而其腧穴定位和使用手法也有其特殊性,如极泉穴在原穴下1寸肱二头肌腱桡侧与肱骨之间凹陷处进针0.5-1.0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连续抽动三次为度;委中仰卧位抬腿取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针感到达足心,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如果不注意“定位准确”和“手法得当” 的话,“醒脑开窍法 ”当然不会有明显效果了。

2. 现代医学的结合

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对中医大夫来讲,中医特色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现代医学是其日常工作的基础。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各个年龄组的临床医生都有着扎实的现代医学基本功,并且将其熟练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1)解剖知识

在针灸操作过程中,从定位到进针深度、角度都需要有详尽的解剖知识作为基础。象风府穴深部即是延髓,天突穴深部即是升主动脉;刺颈臂穴时,针尖略偏一点其针感的传导方向就出现明显的改变,这些都是对神经、肌肉等解剖位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 2)神经内科理论

针灸的适应症很广,但以神经内科疾病居多。而神经内科疾病往往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象很多脊髓病、格林巴利、老年痴呆、多发性硬化、外伤性截瘫等病人都辗转多家西医院,最终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通过针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在门诊从师的阎莉主任已年近六旬,但讲起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各种神经内科综合征和疑难杂病,如数家珍,令我等晚辈羡慕不已。

3)康复理论

康复医学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康复理论的深入认识也是这次进修的一大收获。所谓康复医学的作用就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功能。以脑血管疾病为例,从偏瘫到正常行走(非偏瘫步态),这需要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肌力。第二,要有一个正确的运动模式。而目前临床治疗往往都只局限在前者,康复医学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强调的正是从早期开始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 所谓运动模式,简单而言就是为完成某一特定动作而形成的一组反射活动。例如,第一次滑冰时难免摔跤,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就能自如滑行了。而且一旦掌握,几乎终生不忘。这个过程就是形成了一个滑冰的运动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模式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学习——激活——固化——表达”的过程。通过反复学习,激活相应的运动神经元,并且将这个反射固化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在适当时机表达出去,完成某一特定动作。 行走这一运动模式的形成也是同样道理,婴儿从翻身、爬行、站立到独立行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这个运动模式。而发生脑血管疾病之后,由于运动中枢(锥体束)受累,原有的运动模式被破坏,加之失去锥体束抑制的锥体外系产生了一些异常表达,随着患者肌力的恢复,最终形成了偏瘫步态。而偏瘫步态其实也是一种运动模式,只不过它是一种错误的、费时、费力的运动模式,一旦形成也很难纠正。 所以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要用康复理论指导患者重建正确的运动模式,而且要从早期开始贯彻始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及时地抑制其异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3. 针灸方法的多样化

针灸器械种类繁多,而我们在临床只是采用了体针和艾条等常用的工具。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泛地采用了体针、耳针、头针、埋针、电针、梅花针、割刺、走罐等多种针灸方法,特别是其灸法值得一提,除了常用的温针灸以外,艾柱灸、隔蒜灸、敷灸等多种方法均发挥出良好疗效,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4. 病区的科学管理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普通针灸病房设有四个病区,共306张床位,各个病区实际收患者数几乎都在百人以上。每个病区设有一个主任,两个主治医,6~8名住院医,每个患者每日针灸两次,也就是说,每日每个医生仅针灸工作量就在二十人次以上。在针灸四病区学习期间,每个医生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科室学风浓厚,同事之间互相协作,即使对不是自己所管患者同样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从未见到互相推诿,敷衍了事的。而且针灸方案相对规范,上午“疏通经络法”,下午“醒脑开窍法 ”,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就不会因治疗者的变化影响疗效,临床的可操作性极强。从医护人员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的工作中,我体会到“管理出效益”的真实内涵。

三.工作设想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成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特殊性。如何将其精髓为我所用,这是我们科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我想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我们也将结合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经验,设计出一套临床既有效又便于操作的针灸方案和科内协定处方,同时,将早期康复理论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细化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与协作,以标准化的管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创造出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中风病房的美好明天。




首页 |自我介绍| 医学频道 | 电脑时空 | 东瀛之窗 | 下载中心 | 访客留言| 关于本站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联系

Copyright 2002-2004 一江春水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E-mail:drwzy@sohu.com

 

 

SEO [PR] 敋懍!柍椏僽儘僌 柍椏儂乕儉儁乕僕奐愝 柍椏儔僀僽曻憲